使用車刀的注意事項
在安裝車刀時,請務必注意以下幾點:
車刀刀尖與工件軸線的等高性:車刀刀尖應與工件軸線保持等高。若車刀安裝過高,車刀的主后面會與工件產生劇烈摩擦;若安裝過低,則切削不暢,甚至可能導致工件被抬起,從卡盤上脫落,或造成車刀折斷。為確保車刀對準工件軸線,可根據床尾架頂尖的高度進行相應調整。
車刀的伸出長度:車刀伸出長度不宜過長,否則在切削時容易產生振動,導致工件表面粗糙度增加,甚至可能折斷車刀。同時,伸出長度也不宜過短,以免車削操作不便,增加刀架與卡盤碰撞的風險。一般而言,車刀伸出長度不應超過刀桿高度的一倍半。
車刀高低位置的調整:由于每把車刀在安裝在刀架上時,往往難以完全對準工件軸線,通常會偏低。因此,可通過使用不同厚度的墊片來調整車刀的高低位置。墊片應平整且寬度與刀桿一致,長度與刀桿被夾持部分相同。為保持車刀在車削時的接觸剛度,應盡可能減少墊片的使用數(shù)量,用少數(shù)厚墊片替代多數(shù)薄墊片。
車刀刀桿與車床主軸軸線的垂直性:車刀刀桿應與車床主軸軸線保持垂直。
刀架螺絲的擰緊:在車刀位置調整正確后,應交替擰緊刀架螺絲,以確保車刀穩(wěn)固。
車刀刃磨
砂輪的選擇
砂輪的特性由磨料、粒度、硬度、結合劑和組織五個因素決定。
磨料:常用的磨料包括氧化物系、碳化物系和高硬磨料系。船上和工廠常用的是氧化鋁砂輪和碳化硅砂輪。氧化鋁砂輪磨粒硬度較低(HV2000-HV2400),韌性大,適用于刃磨高速鋼車刀,其中白色為白剛玉,灰褐色為棕剛玉。碳化硅砂輪磨粒硬度較高(Hv2800以上),性脆鋒利,導熱性和導電性良好,適用于刃磨硬質合金,常用的是黑色和綠色碳化硅砂輪,其中綠色碳化硅砂輪更適合刃磨硬質合金車刀。
粒度:粒度表示磨粒的大小程度。數(shù)字越大,磨粒越細。粗磨車刀時應選擇磨粒號數(shù)小的砂輪,精磨車刀時應選擇號數(shù)大(即磨粒細)的砂輪。船上常用的粒度為46號至0號的中軟或中硬砂輪。
硬度:砂輪的硬度反映了磨粒在磨削力作用下從砂輪表面脫落的難易程度。刃磨高速鋼車刀和硬質合金車刀時應選擇軟或中軟的砂輪。
在選擇砂輪時,還需考慮砂輪的結合劑和組織。船上和工廠一般選用陶瓷結合劑(代號A)和中等組織的砂輪。因此,應根據刀具材料正確選用砂輪。刃磨高速鋼車刀時,應選用粒度為46號至60號的軟或中軟的氧化鋁砂輪;刃磨硬質合金車刀時,應選用粒度為60號至80號的軟或中軟的碳化硅砂輪。
車刀刃磨的步驟
磨主后刀面,同時磨出主偏角和主后角;
磨副后刀面,同時磨出副偏角和副后角;
磨前面,同時磨出前角;
修磨各刀面及刀尖。
刃磨的方法
站立在砂輪機的側面,以防砂輪碎裂時碎片飛出傷人;
兩手握刀的距離適當放開,兩肘夾緊腰部,以減少磨刀時的抖動;
磨刀時,車刀應置于砂輪的水平中心,刀尖略向上翹約3°~8°,車刀接觸砂輪后應作左右方向水平移動。離開砂輪時,車刀需向上抬起,以防磨好的刀刃被砂輪碰傷;
磨后刀面時,刀桿尾部向左偏過一個主偏角的角度;磨副后刀面時,刀桿尾部向右偏過一個副偏角的角度;
修磨刀尖圓弧時,通常以左手握車刀前端為支點,用右手轉動車刀的尾部。
磨刀安全知識
刃磨刀具前,應檢查砂輪是否有裂紋,砂輪軸螺母是否擰緊,并經試轉后使用;
刃磨刀具時用力不宜過大,以防打滑觸及砂輪面造成工傷;
磨刀時應佩戴防護眼鏡,以防砂礫和鐵屑飛入眼中;
磨刀時不要正對砂輪的旋轉方向站立,以防意外;
磨小刀頭時,必須將其裝入刀桿上;
砂輪支架與砂輪的間隙不得大于3mm,若發(fā)現(xiàn)過大,應調整至適當。
切削熱分布的核心特征分析切削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在剪切區(qū)、切屑、刀具和工件中的分布呈現(xiàn)顯著的不均勻性,主要特征如下:剪切區(qū)溫度相對均勻:在材料發(fā)生塑性變形的主剪切平面(或剪切區(qū))內,各點溫度分布表現(xiàn)出較高的均勻性,該區(qū)域內溫差較小。刀-屑/刀-工接觸區(qū)的溫度峰值偏移:前刀面: 最高溫度點并非位于切削刃,
機械加工工藝中熱處理工序的時序規(guī)劃策略在機械加工工藝流程中,科學地安排熱處理工序的介入時機至關重要。其核心目標在于:優(yōu)化冷熱加工協(xié)同性,有效控制熱處理變形,并最終確保產品質量與精度。熱處理工序的規(guī)劃主要依據其功能目標,可分為以下關鍵類別及其典型時序:預備熱處理:目標: 消除毛坯件內應力,改善材料切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