絲錐的氧化處理
什么是氧化處理?
氧化處理是把高速鋼絲維放入500-550℃的水蒸氣中,使其表面形成Fe3O4被膜的表面處理方法。這種方法也叫高壓蒸氣處理法。鐵的氧化物有FeO、Fe2O3、Fe3O4三種,其中FeO只能在570℃以上才能生成,所以它在高速鋼絲錐的表面處理層中不存在,絲錐的表層中有Fe3O4(黑鐵)和Fe2O3(紅鐵)兩種,而后者對絲錐的切削性沒有益處,經過高質量地表面處理后,絲錐的處理層為Fe3O4被膜,裝面美觀,呈藍黑色,表層厚度為1-3um。
氧化處理
氧化處理之所以能提高絲錐的性能是因為表面層為多孔質,對冷卻液吸附性好,能起到減小磨擦的作用。同時,能防止絲錐與被切削材料間的粘結。此外還除去了制作絲錐時殘留在其表面的磨削應力。但需注意的是,氧化處理所生成的被膜并不能提高絲錐表面層的硬度,被膜本身并沒有耐磨性。
適用范圍
經氧化處理的絲錐對不銹鋼、鑄鋼、碳素鋼、鎳鋼、鉻鋼等易產生粘結的被切削材料效果很好,幾乎可適用于所有鋼件的加工。但應注意的是氧化處理對鋁合金,壓鑄鋁合金,黃銅等非金屬類材料并沒有特別好的效果,甚至有可能降低絲錐的切削性能。
切削性能
切削熱分布的核心特征分析切削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在剪切區(qū)、切屑、刀具和工件中的分布呈現顯著的不均勻性,主要特征如下:剪切區(qū)溫度相對均勻:在材料發(fā)生塑性變形的主剪切平面(或剪切區(qū))內,各點溫度分布表現出較高的均勻性,該區(qū)域內溫差較小。刀-屑/刀-工接觸區(qū)的溫度峰值偏移:前刀面: 最高溫度點并非位于切削刃,
機械加工工藝中熱處理工序的時序規(guī)劃策略在機械加工工藝流程中,科學地安排熱處理工序的介入時機至關重要。其核心目標在于:優(yōu)化冷熱加工協(xié)同性,有效控制熱處理變形,并最終確保產品質量與精度。熱處理工序的規(guī)劃主要依據其功能目標,可分為以下關鍵類別及其典型時序:預備熱處理:目標: 消除毛坯件內應力,改善材料切削